潜江2025超级工程曝光!五大领域重塑江汉平原新

潜江 更新于:2025-05-14 17:14
  • Aimee罗


    在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叠加的关键节点,潜江正以"四化同步"示范区为引擎,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。记者从市政府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重大项目白皮书》获悉,今年全市将推进总投资超500亿元的86个重点项目,涵盖产业升级、交通枢纽、生态治理等五大领域,其中23个项目已在二季度集中开工,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。


    一、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


    作为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,潜江正以智能化改造破解"化工围江"困局。投资28亿元的武汉有机芳烃氯化系列产品项目已于一季度投产,通过引入AI工艺控制系统,实现能耗降低18%、产能提升30%,标志着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的华丽转身。与此同时,投资1.79亿元的危化品运输智慧管控平台已接入443个车位的专用停车场,通过北斗定位与区块链技术,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,日均处理运输订单量提升至800单。


    在现代农业领域,总投资1.62亿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。项目覆盖张金、龙湾等6个镇,通过"田水路林电"综合整治,可新增1.6万亩高产稳产田,预计每亩年增收超800元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项目首次引入土壤墒情监测物联网系统,实现灌溉用水精准调控,节水率达25%。


    二、立体交通网络重构区位优势


    随着S269"杉林水韵醉美路"入选国家级美丽公路,潜江正将交通基建与生态景观深度融合。这条全长28公里的示范路,不仅配备智能照明系统和光伏充电桩,更在沿线打造了12个湿地景观节点,预计年吸引自驾游车辆超20万辆。


    在轨道交通领域,潜江北至荆州铁路支线已完成预可研评审,项目建成后将打通江汉平原货运"任督二脉",预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30%。远期规划中,该铁路将与宜昌疏港铁路贯通,形成连接武汉都市圈与宜荆荆都市圈的东西向货运大动脉。


    三、生态治理打造水乡典范


    总投资2.03亿元的县河生态治理工程堪称城市绿肺再造。通过河道清淤、生态护坡和景观桥梁建设,项目将新增22万平方米绿地,形成"一河串五园"的生态廊道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工程采用生物浮岛技术净化水质,可使水体透明度从30厘米提升至1.2米,重现"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"的景象。


    化工园区的绿色转型同样亮眼。投资4900万元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已接入28家企业的1379个监测点位,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75个重大危险源实时预警。自2024年10月投用以来,平台已成功处置81次重大预警,推动园区安全风险等级降至D级(较低风险)。


    四、民生福祉实现质的飞跃


    在城市更新领域,潜江正以"完整社区"建设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。2025年前将完成120个老旧小区改造,重点推进加装电梯、智慧停车等工程,其中新增的1500个新能源充电桩将实现城区5分钟充电圈全覆盖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试点社区引入"共享厨房""邻里会客厅"等新型公共空间,使社区服务半径缩短至300米。


    教育医疗领域同样动作频频。总投资5.2亿元的市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即将投用,可提供智能制造、现代农业等12个专业的技能培训,年培养技术人才超5000人。在医疗方面,江汉油田总医院新院区已启动建设,配备5G远程诊疗系统和直升机急救停机坪,将辐射周边300万人口。


    五、数字经济赋能未来发展


    作为全省首批"智慧城市"试点,潜江正加速构建"城市大脑"。投资3.8亿元的大数据中心已接入123个部门的2.3亿条数据,实现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、城市管理"一网统管"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平台开发的"潜江码"已覆盖90%的市场主体,企业办事效率提升60%。


   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,潜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通过"5G+工业互联网"实现转型升级。龙头企业莱克集团建成的智能工厂,采用AI视觉检测和柔性生产线,订单响应速度提升50%,产品合格率达99.8%,带动集群规模突破300亿元。


    这场涉及千亿投资的"超级工程",不仅是潜江冲刺"十四五"千亿GDP目标的关键抓手,更是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生动实践。随着一个个标杆项目的落地生根,这座江汉平原的明珠,正以"潜江速度"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