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——从资源枯竭到百强进位,解码湖北县域经济黑马
2025年开年,潜江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引发关注:2024年GDP达930亿元,增速5%,全国百强县排名攀升至第71位,较2023年再进6位。这座曾因江汉油田资源枯竭而陷入转型阵痛的县级市,如今正以冲刺千亿为目标,在产业升级、交通枢纽建设和城市能级跃升中,书写县域经济逆袭的新篇章。
一、经济转型:从油城到多元产业高地
潜江曾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,江汉油田的贡献一度占据经济半壁江山。但随着油田资源枯竭和产业外迁,潜江通过两条腿走路实现华丽转身:
工业升级: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1%,制造业占比稳定在34%,长飞光纤、菲利华等领军企业扎堆,建成全球最大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。
农业品牌化:依托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,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300元,增速6%超城镇,形成一只虾带活一座城的乡村振兴模式。
创新驱动: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8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7.68%,瞄准2025年研发强度1.2%的目标。
二、交通野心:高铁枢纽争夺战中的逆袭棋
在江汉平原老二的位置上,潜江正以高铁战略谋求突破:
- 武贵高铁北线方案:联合天门、荆州争取线路经潜江南下,若成功将直接提升其区域交通地位,挤压竞争对手仙桃的发展空间。
- 四面出击的铁路布局:除武贵高铁外,潜江还提出随岳高铁、荆岳高铁等规划,力图构建十字型高铁网,弥补远离武汉的地理劣势。
交通优势一旦落地,将加速人口、资源向潜江集聚,为其2025年城镇化率60%的目标注入强心剂。
三、城市升级:2025年冲刺中等城市
根据湖北省规划,潜江被列入2035年中等城市名单,但其自我加压,提出提前10年达标:
- 人口与城镇化: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.93%,2025年目标60%,通过高铁新城(规划面积7.17平方公里)建设,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。
- 城市功能提升:布局人民医院、潜江中学等公共服务设施,推动老城区与高铁新城协同发展,打造武汉城市圈西南翼核心支点。
四、挑战与机遇:能否打破千年老二魔咒?
尽管潜力十足,潜江仍面临多重挑战:
区域竞争白热化:仙桃2022年GDP超潜江14%,且更靠近武汉,产业吸附力更强。
资源约束: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等生态指标需持续优化,2025年地表水优良率目标100%,考验绿色发展能力。
人口吸引力不足:作为县级市,常住人口仅88.65万,需通过产业和公共服务留住本地人口、吸引外来人才。
结语:县域经济的潜江样本
潜江的逆袭之路,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鲜活案例。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 ,2025年,随着九项工程实施(聚焦产业转型、民生保障等),以及高铁战略的推进,这座小龙虾之都虽面临诸多挑战,却依然坚定地朝着目标奋进,或将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若千亿GDP目标实现,潜江不仅将改写江汉平原经济版图,更将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。
举报
